我们见惯了大厂刷题面试宝典,大佬们只招世界上最优秀的人新闻。我们也乐见这些金字塔顶端给大家洒下的热点鸡汤。
而现实却是平凡的小公司才是主流。他们不在聚光灯下,只盘踞在各大招 聘网站上。 他们才是平凡人职业生涯的常住地。当你在创业初期或者长期处于中小公司,此时薪资无吸引力,平台无优势,主角无光环。作为三无公司技术面试官的你,则显得格外重要。
小公司面试官,通常没有专业的培训,也少有意识去自我学习。往往是简单的前辈一次领路,几句叮嘱即立马上岗。在多次面试经历后,便形成了自己的风格。
我也经历过从拘谨,强势,到平和,最后回到倾听,观察和合作的过程。 在这里分享给大家。
01. 示弱
早期技术面试官常见的一个惯性,为了让面试者认可自己的技术,会通过一些刁钻的技术问题,或故意设置一些自己擅长的卡点,亦或述说自己辉煌经历。
最初我也是如此德性。内心比较简单直接:
一是告诉对方我是专业的(你的说辞可逃不过我法眼)。
二是我作为你未来的负责人是有两把刷子的(还不赶快叫大哥)。
三是你现在薪水方面可要降低预期了啊(PUA
系统已启动)。
但很快我就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:这样的结果就是你压根就招不到比你在其他方面强的人,你以一己之力锁死了团队天花板。
示弱,是我的第一次改变。当我需要招聘我不擅长但是业务需要的伙伴时;当我遇到对方以往经历我从未涉及时;当我遇到对方从事方向是我的技术盲点时;当我需要比较深入了解简历描述时。
我通常会说:你做的这块我很感兴趣,我以前没有接触过,不懂,你可以给展开给我讲讲吗?
当我放下示强的包袱后 ,发现面试者的说得也多了,我也可以没有负担的发问,不用在意问题是否小白。给了面试者营销自己的机会,而我可以有充足的时间去倾听和观察,并确认对方是否真的参与,担任什么角色。
02. 没惊喜,不惊吓
面试官在遇到意向面试者时,惯用伎俩就是输出自己能力之外的许诺 (比如职位,期权股票,奖金绩效,发展前景等)。认为人才难得,必须拿下,最后公司买单。不仅仅是新手,我们经验丰富的合伙人就干过多次,为团队的后期管理带来非常大的麻烦。
这其实和多年前市面上各种房产中介,均以虚假有诱惑力的房产信息吸引客户过来看房,然后说这个房子没有了,来都来了就看看其他的吧,本质一样。最后全部被真实房源的链家和贝壳干掉。
你给的惊喜,背后暗藏惊吓。
对面试官而言高代价意味着高预期,对面试者来说加入时的惊喜,也会转为工作中的压力。我们尽可能不要创造这样的工作环境。
我们应该坚守招聘预期(职位预期,薪资预期,能力预期),只招合适匹配的人。在这之外,面试官可以介绍业务,技术栈,做事风格和协作方式,让面试者对团队内部有更多的了解,做出正确的决定。
03. 成为讨厌的人
很多人每当看到某公司招聘要求高学历和好 学校门槛时,心里就DISS
一把。对于那些老板说他们招聘不看经验和学历,只看能力时,心里满是点赞。
不要听他们说的,只看他们做的。 现实就是好工作必然门槛越高,一切只为公司效率和成本。
我虽然对李国庆和李想个人不感冒,但他们曾说过的观点挺认同的:好学校高学历里是否有能力差的人?肯定有,低概率。普通学校低学历中是否有能力强的人?肯定有,更低概率。而设置门槛是公司招聘最简单有效的做法,只是为了保障招聘效率。
平凡公司也需要有门槛,虽然低但要有。通常要面对的招聘效率远低于大厂,成本也更高的处境。
04. 与自己和解
有遇到面试时互相吵起来的吗?有的,特别是初期。大家都会经历类似尴尬,沉默,争执,甚至爆粗口的。我们都在成长,很正常,只是当时心里过不去,难受好几天。
有遇到被网上吐槽的吗?有的,而且会一直有。面试双方不是为了取悦谁,很多时候不免还有点装,都想要展示好的一面给到对方,但同时又想要确认是否真的适合,实则自相矛盾。
很感谢那些直面冲突和网上吐槽的面试者,很庆幸我们没有一起合作,这场面试是成功的,双方及时止损。
面试官也代表不了公司,只是想要找到志同道合的伙伴;面试者也想要找到期望的平台,这是双方选择的结果。
05. 意外收获
面试也或许会有额外的收获,未能入职,却依然可以成为朋友。 记得多年前遇到的一个面试者,我们相谈甚欢,彼此欣赏,虽然最后因为薪资问题没有选择加入公司,但一直保持联系。
后来出来创业,和他聊了聊我们想要做的事情,现在的他已是我们初始团队一员了。
面试,真诚相待,就会花开。